环境产业持续发力 中联重科“绘美中国”
发表时间:2015-06-05 浏览次数:1317次
近日,中联重科并购意大利LADURNER公司,再度整合全球市场优质资源,高起点踏入全球环境产业。未来,机遇和挑战并存。随着环境产业的持续发力,在环卫机械领域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已经连续十年稳居全国同行销售首位的中联重科,必将迎来了新一轮产业腾飞的黄金机遇,领航全球环境产业。
中联洗扫车:城市环境的守护者
在中联重科,环境产业板块成为近几年增长速度最快和利润最高的板块。“去年,环境产业已占公司12%的营业额,创下公司近一半的利润。”中联重科环境产业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方国浩说。
而其中,中联重科环境产业公司的明星产品——ZLJ5160TXSE4洗扫车则成为全国各大城市环境清洁的守护者。
据悉,该款洗扫车扫盘一秒转动2次,高效风机负压带来的飓风相当于十级大风,即使砖头也照吸不误,更为独特的设计是,该车具有保洁、标洗、强洗三种作业模式,可适应不同路况的清扫保洁。
在一场扫路车和环卫工人的较量中,15名全副武装的工人,手持竹制大扫把,奋力打扫黄沙和落叶,但前进速度缓慢。另一边,中联重科的该扫路车以三米每秒的速度前进工作,不仅快而且干净,扫路车过后,路面干净整洁。如果说折换人工效率的话,该洗扫车相当于58个环卫工人。
清扫车是城市环卫机械中的主力军,但摆在城市管理者面前的一个难题,就是如何彻底解决道路清洁与节约水资源之间的矛盾。官方数据显示,中国年平均缺水量500多亿立方米,三分之二的城市缺水,尤其是北京。因此,如何节约用水,是考验清扫车创新性的关键。
2013年,中联重科在原有清扫车的基础上推出了全球首创的新型环保产品——污水循环洗扫车。该车通过内置污水再生利用系统,有效地延长洗扫车连续作业时间,同时大量减少用水量,预计每台车年节水达15000吨。该车同样具有超强路面洗净能力,在国内占据了60%以上份额,彻底解决道路清洁与节约水资源之间的矛盾,获得专利二十多项。
市场数据显示,目前全国清扫车保有量大概有32400台,如果10%的车辆更新换代成这种再生水洗扫车,一年大概可以节约4860万吨水,这些水可以填满半个白河堡水库、十分之一个密云水库,足够北京10万市民用上20多年。
被誉为“环卫装备研制的专家”
中联重科2014年年报显示,中联重科环卫机械营业收入同比上涨22.62%,市场占有率稳居国内第一,公司销售的各类环卫装备达11000多台(套),营业收入接近60亿元。
在长沙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内,占地1400亩的中联重科麓谷第二工业园,就是中联重科环境产业园,也是中国乃至全球最大型、最先进的环卫装备研发和制造基地。走进中联重科环境产业园,仿佛走进了各种环卫装备的“大观园”: 纯电动垃圾收集车、无泄漏压缩式垃圾车、垃圾机械分选设备……这里,齐聚着10大类100多个品种的环卫装备产品。
目前中联重科在环卫装备制造领域两线出击:餐厨垃圾回收和资源再利用的设备研发和完善;城市生活垃圾(固废垃圾)收集、分选压缩、转运及最终处理设备的研发和制造。
中联重科自主研发制造的餐厨垃圾处理系统,已在长沙、张家港等地投入运行。建于长沙的全国最大规模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厂,每天处理长沙城300余吨餐厨垃圾。不仅如此,这家工厂还可年产生物柴油5400吨以上,发电1971万千瓦时,年节约6900吨标准煤,年碳减排1.95万吨。目前,江苏淮安和山东济宁等与中联重科签约。
在垃圾分选领域,中联深圳龙岗垃圾分选项目,是国内垃圾资源综合利用率最高的一条分选线,运营一年来,垃圾减量率达70%,无害化率100%。
在环境产业持续发力的中联重科,其环卫公司被誉为“环卫装备研制的专家”。目前,中联重科城市环卫机械产品在国内市场份额超过60%,而在国际市场,中联重科的清扫车也早已出口中东、非洲的众多国家。此外,中联重科将整合意大利LADURNER公司的经验、研发制造能力、市场网络等,实现环境产业领域的领先跨国企业。
深厚的技术积淀助力产业腾飞
目前,“十三五”环保规划的编制思路逐渐明晰。环保部科技标准司副司长刘志全归纳为三大转变:从总量控制导向转向质量改善导向,从防治一次污染转向防治二次污染,从单独控制特别污染物转向多向控制多种污染物。这也就意味着,未来对环保处理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
20多年间,中联重科环境产业公司在技术研发方面累计投入资金超过10亿元,主导和参与了行业80%以上产品技术标准的制订,创下行业诸多第一:全球首台再生水洗扫车;中国第一台洗扫车;中国第一台高压清洗车;中国第一台高浓度污水处理车……
目前,有着深厚技术积淀的中联重科,在环卫准备领域已经获得授权的专利技术为231项。毋庸置疑,发力环境产业的中联重科,已经具备了在环卫装备领域继续深耕的技术能力。
中联重科副总裁、环境产业公司总经理陈培亮认为,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包括城市老城区改造带来的建筑垃圾处理需求和城市餐厨垃圾处理,市场前景都非常广阔。在新一轮的发展机遇面前,在这些方面处于技术领先地位的中联重科无疑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和发展潜能,未来将努力把中联重科打造为中国乃至全球集装备制造、投资、运营为一体的全球环境产业超级航母。
责任编辑:郭静峰
中联洗扫车:城市环境的守护者
在中联重科,环境产业板块成为近几年增长速度最快和利润最高的板块。“去年,环境产业已占公司12%的营业额,创下公司近一半的利润。”中联重科环境产业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方国浩说。
而其中,中联重科环境产业公司的明星产品——ZLJ5160TXSE4洗扫车则成为全国各大城市环境清洁的守护者。
据悉,该款洗扫车扫盘一秒转动2次,高效风机负压带来的飓风相当于十级大风,即使砖头也照吸不误,更为独特的设计是,该车具有保洁、标洗、强洗三种作业模式,可适应不同路况的清扫保洁。
在一场扫路车和环卫工人的较量中,15名全副武装的工人,手持竹制大扫把,奋力打扫黄沙和落叶,但前进速度缓慢。另一边,中联重科的该扫路车以三米每秒的速度前进工作,不仅快而且干净,扫路车过后,路面干净整洁。如果说折换人工效率的话,该洗扫车相当于58个环卫工人。
清扫车是城市环卫机械中的主力军,但摆在城市管理者面前的一个难题,就是如何彻底解决道路清洁与节约水资源之间的矛盾。官方数据显示,中国年平均缺水量500多亿立方米,三分之二的城市缺水,尤其是北京。因此,如何节约用水,是考验清扫车创新性的关键。
2013年,中联重科在原有清扫车的基础上推出了全球首创的新型环保产品——污水循环洗扫车。该车通过内置污水再生利用系统,有效地延长洗扫车连续作业时间,同时大量减少用水量,预计每台车年节水达15000吨。该车同样具有超强路面洗净能力,在国内占据了60%以上份额,彻底解决道路清洁与节约水资源之间的矛盾,获得专利二十多项。
市场数据显示,目前全国清扫车保有量大概有32400台,如果10%的车辆更新换代成这种再生水洗扫车,一年大概可以节约4860万吨水,这些水可以填满半个白河堡水库、十分之一个密云水库,足够北京10万市民用上20多年。
被誉为“环卫装备研制的专家”
中联重科2014年年报显示,中联重科环卫机械营业收入同比上涨22.62%,市场占有率稳居国内第一,公司销售的各类环卫装备达11000多台(套),营业收入接近60亿元。
在长沙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内,占地1400亩的中联重科麓谷第二工业园,就是中联重科环境产业园,也是中国乃至全球最大型、最先进的环卫装备研发和制造基地。走进中联重科环境产业园,仿佛走进了各种环卫装备的“大观园”: 纯电动垃圾收集车、无泄漏压缩式垃圾车、垃圾机械分选设备……这里,齐聚着10大类100多个品种的环卫装备产品。
目前中联重科在环卫装备制造领域两线出击:餐厨垃圾回收和资源再利用的设备研发和完善;城市生活垃圾(固废垃圾)收集、分选压缩、转运及最终处理设备的研发和制造。
中联重科自主研发制造的餐厨垃圾处理系统,已在长沙、张家港等地投入运行。建于长沙的全国最大规模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厂,每天处理长沙城300余吨餐厨垃圾。不仅如此,这家工厂还可年产生物柴油5400吨以上,发电1971万千瓦时,年节约6900吨标准煤,年碳减排1.95万吨。目前,江苏淮安和山东济宁等与中联重科签约。
在垃圾分选领域,中联深圳龙岗垃圾分选项目,是国内垃圾资源综合利用率最高的一条分选线,运营一年来,垃圾减量率达70%,无害化率100%。
在环境产业持续发力的中联重科,其环卫公司被誉为“环卫装备研制的专家”。目前,中联重科城市环卫机械产品在国内市场份额超过60%,而在国际市场,中联重科的清扫车也早已出口中东、非洲的众多国家。此外,中联重科将整合意大利LADURNER公司的经验、研发制造能力、市场网络等,实现环境产业领域的领先跨国企业。
深厚的技术积淀助力产业腾飞
目前,“十三五”环保规划的编制思路逐渐明晰。环保部科技标准司副司长刘志全归纳为三大转变:从总量控制导向转向质量改善导向,从防治一次污染转向防治二次污染,从单独控制特别污染物转向多向控制多种污染物。这也就意味着,未来对环保处理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
20多年间,中联重科环境产业公司在技术研发方面累计投入资金超过10亿元,主导和参与了行业80%以上产品技术标准的制订,创下行业诸多第一:全球首台再生水洗扫车;中国第一台洗扫车;中国第一台高压清洗车;中国第一台高浓度污水处理车……
目前,有着深厚技术积淀的中联重科,在环卫准备领域已经获得授权的专利技术为231项。毋庸置疑,发力环境产业的中联重科,已经具备了在环卫装备领域继续深耕的技术能力。
中联重科副总裁、环境产业公司总经理陈培亮认为,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包括城市老城区改造带来的建筑垃圾处理需求和城市餐厨垃圾处理,市场前景都非常广阔。在新一轮的发展机遇面前,在这些方面处于技术领先地位的中联重科无疑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和发展潜能,未来将努力把中联重科打造为中国乃至全球集装备制造、投资、运营为一体的全球环境产业超级航母。
责任编辑:郭静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