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近期装载机降价是个“大圈套”!
发表时间:2015-04-24   浏览次数:1733次
        一场“反市场”、“反用户”、“反产业”的装载机降价行动,在2015年4月中下旬被挑起。


  从降价额度、广而告之的理由以及启动时间等方面看,此番降价充满“恶意”和“故意”。所幸,领军企业没有跟进。


  对于“降价”这件事儿,用户们一直也是喜闻乐见。但不要高兴太早,被一些企业包装成“让利用户”的“降价”,绝非“业界良心”;从正常逻辑和经验看,“一降再降”中隐藏着很多陷阱。


   企业或者产品凭什么要降价?理由不外乎这些:


  1、产品本身价值与售价之间存在差距,“名不副实”;企业必须通过降价来让产品与价格之间平衡。


  2、产品竞争力不行,不降价卖不出去。绝大多数降价的产品,不是滞销,就是存在这些或者那些问题。正常思维下,热销的、受追捧的、好的产品,谁会突然降价销售?卖得很好的苹果手机,它会突然降价吗?


  3、品牌影响力不行,用户不认可,只能通过价格一招吸引用户。


  4、企业发展存在危机,企业对未来发展没有信心。所以它才会舍弃长远利益,不惜降低价格,放低身段,冲击短期市场份额。这样未来危机到来时,企业可能才会死得慢一些。


  5、自认为无法进入中高端阵营,无法实现中高端定位,所以自暴自弃,放低价格。在低端市场,如果要不断强化存在感,就只能不停地降价或者变相降价。


  6、企业发展存在危机或者重大转变。比如准备挂牌出售,为了谋取一个好价格,就必须不择手段提高市场占有率,借此成为未来与买方讲价的筹码。不过问题又来了,对于一个空有市占率,难有品牌等未来溢价的企业,又有多少人会感兴趣?


  7、对自己产品质量自信的十有八九都在拼服务;对产品没自信,只想着做一锤子买卖的,大多数都在拼价格。毕竟,长期服务成本远高于调低的那点儿售价。


  看看现实例子,各行业各领域价格战最凶的企业,基本都满足上述特征。


  汽车行业,价格跳水冠军是奇瑞,不是宝马。


  白色家电行业,是格兰仕、长虹,不是松下。看看后者,马桶盖那么贵还被抢购。


  通讯设备领域,是摩托罗拉、诺基亚,不是苹果,也不是三星。当然,前两者目前虽然品牌还在,但实际偶像已死。


  不管从用户角度,还是市场竞争角度看,降价是企业的一块“遮羞布”,掩饰的是在产品、服务、价值、未来发展信心上的缺陷和不足。


  作为企业,降价实际是在搅用户的局,搅产业的局。


  其一,降价者借助降价,扰乱用户视线,让用户做出错误的选择,用降价手段搜刮用户,满足自己的私利。


  其二,是在扰乱行业秩序,往更大的方面说,是在拖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特别是装载机领域的后腿。市场已经这么不好了,还放出降价这种“损人不利己”的招式,外企估计正在旁边偷笑:等中企自残结束,人家都不用动手,就能直接接盘中国市场了。


  但价格战发起者对此却不以为是。


  他们一面信誓旦旦地谈论“关注用户”,“价值导向”,一面却苟且行事,出于“自利”的目的,将自己需要承担的风险转嫁给用户。表面上,用户好像享受优惠买到了装载机,但市场低迷、没有活儿干的环境下,企业通过降价拼命推销出去的装载机,在用户手里是一摊废铁,短期内根本无法回本盈利;可用户却为此花费了几十万的代价。


  恶意降价者享受中国市场、中国行业的赋予,却在竞争行为上无视对错,只讲短期博利,不存长远抱负,责任与操守严重缺位。


  无论对用户,还是对产业,“恶意降价者”丝毫不具备任何底线,罔论操守,在极端“自利”的目的下释放着畸形的价值观和企业品质品性。他们的行动,实则是在肆意阉割用户,阉割整个产业。


  大多数“恶意降价者”思维简单粗暴。他们认为降价就能夺得市场。在此必须要给他们泼盆冷水。


  全球工程机械行业,“价格换市场”早就是中古时代的竞争模式;如今世道早已更天换日。现在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用户,从构成到专业化水平上,都已发生巨大变化。与此同时,目前的经济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行情下,买或不买,几乎不取决于价格。更具典型性的现象是:价格过低,反而会使一些大用户、集团用户心生疑虑;“卖这么低价,低于业内平均水平甚至是成本,肯定有问题。作为大型施工企业,没有必要因为区区差价,为制造商‘构陷’的风险担负责任甚至买单。”


  另外,太多的行业和领域,事件和经验都告诉我们,降价打不出第一;降价风口只能暂时吹动“小鬼儿”,但绝对撼不动大神。降价要是真能颠覆行业,中国企业干脆把装载机都白送出去好啦;直到送得登上卡特彼勒的位置。


  可惜,一切都是主观臆断,是妄想。终究,这是一个看实力的世界。


  那么,究竟是什么决定了装载机企业的实力?


  本质上说,装载机是生产工具,必须具备足够的可靠性;但同时,它又必须可以持续地提升性能,提升效率,从而真正实现用户价值。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工程机械制造商必须持续不断地在研发、制造体系上投入;而在此具备扎实强大竞争力的企业,才是真正的强者,才能真正为用户创造价值。


  近5年来,全球拥有装载机业务的巨头以及中国领先企业,研发投入占比没有明显波动,且实际规模非常大。卡特彼勒每年研发投入高达数十亿美元,柳工、徐工亦在数亿元人民币。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10年欧美市场最不好的时候,卡特彼勒的研发费用占比达到近5年来的最高,为4.5%。


  除了技术、研发之外,近年来虽然市场走低,但无论是卡特彼勒、小松、日立建机,还是徐工、柳工、临工、厦工等企业,并未在制造体系——产品品质提升的关键环节停下脚步。与此同时,徐工、柳工、临工等企业每年亦花费巨资,打造真正能够由自己掌控的海外产业链体系,包括渠道、制造基地等。借助这些长远才能见效的举措,近年来,徐工、柳工、临工海外销量节节高升。而国外市场的认可和接受,恰恰成为中国装载机制造商竞争力的又一重要背书。


  可以设想一下,如果这些企业省去这些投入,动辄十几亿人民币,几十亿美元分分钟钟就会转化为财务报表上的“利润”,足以秒杀很多对手。但如此一来虽然业绩好看,可企业终究会失去未来。


  当然,身处这个行业我们可以理解“恶意降价者”的苦衷:中国装载机市场已经脱离高速发展期,走过窗口期;未来的用户和市场,肯定越来越偏向于实力型企业;天平的倾斜肯定会引发一些不具实力的企业的恐慌,最简单、最没有价值含量的“降价手段”必然成为这些弱势企业仅有的选择。


  但一个必须考虑的问题是:降价救得了一时,挺得住一世吗?


  中国装载机市场已经进入运行稳定、需求极为有限的时代,“规模效应”、“薄利多销”等传统打法早就失灵。如果还将思路思维停留在这样原始而低级的层面,企业必然会陷入由“降价”导致的战略级失误之中,离轰塌亦为期不远。(本文转自工程机械快讯)


责任编辑:郭静峰